IPTV概念四年前就有了 |
2005年1月21日 华东卫星电视器材网 浏览选项:
出处:AD |
|
|
|
|
| |
|
那是2001年6月,由新华社上海分社和上海电信公司通过各自下属实体共同投资组建的上海新华电信网络电视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其属下的新华电信宽频网(www.xintv.com)同时开通。这是一个可称之为通过网络实现新闻、人物、财经和科技节目传送的网络电视台。该网络电视台的出现当时被众多媒体定义为“目的明确”,就是与同样具有网络资源和内容资源的广电争夺网络电视市场。业内认定,这种网络运营商与节目商共营的网络电视(IPTV)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对通过有线网络播出节目的各家电视台造成很大的压力。 应该说,关于IPTV以及其归属关系、运营权利、各自获利模式等问题,那时侯就有争论了。
然而,新华电信宽频网的开通并没有使IPTV成气候,原因不过是可传送内容的匮乏和节目制作能力的不济。尽管合作一方有着中国最大新闻内容提供者的称号,据说因其制作的音像节目受国家广电总局政策文件制约,而在这种制约下,通过电信运营的网络电视并不是实现这些新闻节目商业价值的可用手段。也许,绊脚的原因更应该是用户规模,没有一定数量的用户,也就缺失了IPTV赖以生存的根基。
几年之后,IPTV又成了热点,尽管资源依旧有着鲜明的部门属性,但在市场应用中似乎显得平和多了。
2004年10月底在北京举行的北京国际通信展上,中国电信有关人士明确透露,2005年中国电信要搞IPTV,实现通过电信宽带网络传输电视节目,并可随时交互的目标。为了能够顺利开展这项业务,杭州、广东、辽宁等地的电信运营商已在与广电系统的相关部门就合作之事商讨,双方共同进行的试验也已经有了如火如荼之势。众多厂商也闻风而动,建立并推出了各自的IPTV系列解决方案。
年底时分似乎更是热闹。网上传论又一家全国性电视台———神州电视台被批准、全国第一家由广播媒体创办的网络电视平台———北京网视开始运营等等。一时间,IPTV在从专业术语走向大众要普遍接受的新鲜名词的同时,也成为了业内关注的一个新热点。
这次是广电坐不住了。尽管节目比人家强,但手段不如人家,投资改善自己的手段又实在没有必要,赶快上马是上上策。目前广电方面已有多家网站尝试着开展了IPTV业务,使用的当然是电信的网络。
其实,无论谁运营IPTV业务,势必要将传输手段和传输内容合并而为,这种合并也许会因为各自的赢利模式、对传输内容的认同等因素的存在、以及IPTV将对已成型的有线电视市场和正在成型的数字电视市场的分食而需要磨合很长时间,而事实上,在目前形势下不大可能实现的用户规模更会使其商业化的前景依旧很难,尽管广电与电信相比,独享节目优势,不会为IPTV的开通支付大量的制作成本。
(本星闻已被浏览 62 次) |
|
| |
|
|
|
|
|